在香港,信用卡已經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。大部分打工仔不止擁有一張信用卡,有些人甚至同時持有五張以上。信用卡帶來便利,但年利率往往高達 30%,一旦只還最低還款額,本金難以減少,利息卻不斷累積。
不少人陷入 「以卡養卡」 的惡性循環,最終欠下數十萬甚至百萬的 信用卡債務。面對龐大卡數,「卡數一筆清」常被視為解決方法之一。透過將多張卡數整合為一筆分期貸款,債務人只需每月還一筆款項,利率也會下降。
表面上看,「卡數一筆清」似乎是救命稻草,但它並非完美,實際上存在不少壞處。本文將深入探討 卡數一筆清壞處,並比較其他 香港債務解決方案(如債務重組、IVA、破產),幫助讀者作出全面判斷。
一、什麼是卡數一筆清?
「卡數一筆清」指的是將多張信用卡的欠款合併,轉為一筆分期貸款。其主要特點包括:
整合卡數:把不同銀行的卡數集中處理;
降低利率:由信用卡高息降至大約 8–12%;
延長還款期:一般為 3–5 年甚至更長;
單一還款:債務人只需每月還一筆固定供款。
這實際上是一種 債務重組,但專門針對信用卡債務。
二、卡數一筆清的吸引力
許多人選擇一筆清,是因為它能帶來短期的輕鬆:
月供比原本大幅下降;
不必再同時應付多間銀行追數;
減少心理壓力;
避免立即走向破產。
但若只看到這些好處,而忽略壞處,債務人可能會掉入另一個陷阱。
三、卡數一筆清壞處
- 信用紀錄受損
卡數一筆清並不是單純的貸款,而是一種「重組安排」。一旦申請成功,信用報告會被標註「重組」或「債務舒緩」。這代表:
未來數年難以再申請信用卡或貸款;
房屋按揭幾乎無法獲批;
即使獲批貸款,利率也會偏高。
對於計劃置業或投資的人來說,這是一大影響。
- 還款期延長,總利息更高
很多人只看見月供降低,卻忽略還款期被拉長。舉例:
原本 3 年可還清 30 萬卡數,利息支出約 10 萬;
一筆清後還款期延至 6 年,雖然月供下降,但最終利息可能高達 15–20 萬。
也就是說,債務人「還得更久,也還得更多」。
- 需債權人同意,成功率不一
卡數一筆清並不是債務人單方面決定的。若銀行或財務公司認為風險太高,可能直接拒絕。部分銀行甚至完全不提供此類安排,令債務人徒勞無功。
- 中介陷阱
市面上有不少中介公司聲稱「100% 成功卡數一筆清」,甚至誇大為「免息還款」。事實上,他們通常收取高昂費用,但最終未必能真正協商成功。債務人可能花了幾萬元手續費,卻依然解決不了卡數。
- 並非免除債務
很多人誤以為卡數一筆清可以「減免」債務,其實只是「重新安排」。所有債務依然需要還清,債務人仍需長期供款。
- 需要極高的自律
即使成功一筆清,債務人仍要避免再次使用信用卡。若在還款期間繼續消費,情況只會更糟,甚至導致同時背負新卡數與重組貸款,壓力更大。
- 與銀行關係受損
一旦申請一筆清,等於向銀行承認自己「無法按原本方式還款」。未來即使完成計劃,銀行仍會保留紀錄,不再輕易批出貸款或信用卡。
四、卡數一筆清 vs 債務重組
嚴格來說,卡數一筆清本身就是債務重組的一種。不過它的範圍比較窄,主要針對信用卡債務。若同時還有私人貸款、稅務或其他欠款,卡數一筆清未必能涵蓋全部,需要進一步的重組計劃。
五、卡數一筆清 vs IVA
當債務金額過大時,單靠一筆清往往不足,這時 IVA(個人自願安排) 就成為另一個選擇。
卡數一筆清:單純與銀行協商,沒有法律效力,銀行可拒絕。
IVA:由破產管理人主持,經法院批准後,只要 75% 債權人同意,所有人都必須遵守,並且可部分減免債務。
因此,若卡數超過 50–100 萬港元,IVA 通常比卡數一筆清更穩妥。
六、卡數一筆清 vs 破產
破產與卡數一筆清的分別極大:
卡數一筆清:仍需還款,只是壓力減輕,信用受損但可挽回;
破產:徹底解除所有債務,但資產會被清算,信用毀滅,甚至影響職業資格。
因此,只要仍有收入,大部分人會先考慮卡數一筆清,而不是直接破產。
七、真實案例
案例一:成功但代價高
王小姐因消費過度,累積 40 萬港元卡數。透過卡數一筆清,她將月供由 18,000 元降至 7,000 元,看似輕鬆。但因還款期延至 6 年,最終利息比原本還多,總支出反而更高。
案例二:失敗的一筆清
張先生欠下 60 萬卡數,申請一筆清後仍然繼續刷卡。結果違反協議,計劃被取消,最後不得不選擇 IVA。
八、誰應謹慎使用卡數一筆清?
打算日後申請按揭或貸款的人;
卡數金額過大,超過百萬者;
缺乏自律,可能在還款期間繼續借貸的人;
期望「免除債務」的人。
對這些人來說,卡數一筆清的壞處可能比好處更多。
九、專業建議
優先直接找銀行協商,避免落入中介陷阱;
計算總利息,不要只看月供下降;
若債務龐大,應同時評估 IVA 的可能性;
若完全無力償還,才考慮破產作為最後手段;
最重要的是改變理財習慣,否則即使一筆清也難以真正解決問題。
十、結論
「卡數一筆清」是一種針對 信用卡債務 的 債務重組方案,能幫助債務人減輕每月壓力,避免立即破產。然而,它並不是萬全之策,反而隱藏不少壞處:信用受損、還款期延長、總利息增加、需債權人同意、可能遭遇中介陷阱,甚至與銀行關係受損。
相比之下,IVA 提供法律保障,而 破產 則徹底解除債務。不同方案各有利弊,最重要的是債務人要了解 卡數一筆清壞處,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方案,同時建立健康的理財習慣,才能真正走出債務困境。